課程理念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貫徹高中通識教育科的課程理念,強調幫助高中學生了解香 港、國家及當代世界的狀況,以及其多元化和互相依存的特質;並透過在學習過 程中聯繫初中已學和高中各科的知識,從多角度理解、研習及探究不同的課題, 從而建構更多關於各主題的知識,建立更穩固的知識基礎;並理解課題、決策過 程和不同解決方案的複雜性、考慮要點和優次,從而培養學生: 

(a) 具備廣闊的知識基礎,理解當今影響個人、社會、國家及全球日常生活的 問題; 

(b) 成為有識見、負責任的公民,認同國民身份,並具備世界視野;

(c) 尊重多元文化和觀點,並成為能夠慎思明辨、理性思考、反思和獨立思考 的人;

(d) 掌握終身學習所需的技能,並且有信心面對未來的挑戰。

課程宗旨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旨在幫助學生: 

(a) 加深了解社會、國家、人文世界和物質環境及相關的知識內涵; 

(b) 對不同情境中(例如文化、社會、經濟、政治及科技)經常出現,並已發 展成熟的當代課題作多角度思考; 

(c) 成為獨立思考者,能夠適應個人、社會、國家及全球不斷轉變的情況而建 構知識,理解課題的複雜性、決策的過程和面對的挑戰,從而作出合乎法 理情的分析,並學習處理相互衝突的價值觀;

(d) 在多元社會中傳承中華文化傳統,加深個人對中國國籍和中國公民身份的 了解和認同,同時欣賞、尊重和接納不同的文化和觀點; 

(e) 培養與終身學習有關的能力,以及強化綜合和應用知識與技能的能力,包 括慎思明辨能力、創造力、解決問題能力、溝通能力、協作能力、處理數 據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自學能力、運用資訊科技能力; 

(f) 建立正面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成為對社會、國家和世界有認識和 負責任的公民。

內地考察

學生須就參與內地考察進行專題研習,以顯示考察所得和個人反思。

個人專題研習不會納入公開評核之內,亦不要求學生所呈交的研習報告具備統一的表述格式和符合字數規限。

評分準則方面,學校可按照校本要求,自行評核學生在專題研習當中的表現,並採取適當的方式,例如學生學習概覽、學校成績表,予以反映。

活動照片

參觀零碳天地:了解可持續發展
參觀零碳天地:了解可持續發展
參加國家75周年國慶 國情知識問答比賽
連續第3年安排學生參觀香港國際金融中心,認識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發展 本學年全級中五獲安排參觀香港國際金融中心。
參觀中電鐘樓文化館,認識中電發展歷史,體會嘉道理家族情繫香港
安排2組共40多位學生登上國家雪龍2破冰船,培養國民身份認同
參觀海事博物館,認識海上絲路及香港遠洋航運歷史
參觀香港立法會,認識香港立法機關運作
舉辦中五級班際辦論比賽,討論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培育慎思明辯及高階思維維能力
全級中五參觀香港故宮博物館,認識國家歷史及中華文化
參觀藍屋,了解香港以華人為主體的多元建築
到大館欣賞法治劇場,認識香港司法制度的演變及歷史
參觀石硤尾美荷樓,認識香港社區發展歷史
第一屆內地考察:珠海航空科技之旅
第二屆公民科內地考察:河源環境保育之旅
拜訪深圳港資企業博勝集團,專訪創辦人、十大傑青潘智豪先生
到訪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探討香港青年到大灣區升學的方向
師生與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教授座談
人文學科荔枝窩考察,認識客家村及鄉郊保育
人文學科荔枝窩考察,認識客家村及鄉郊保育

負責老師

施鴻程老師、余健祥老師(科主任)、潘駿賢老師 (副科主任)、吳若詩老師

 
Powered by Friendly Portal System v10.46